正如歌手黛娜·华盛顿(Dinah Washington)唱道的那样,“一日之间,天壤之别”。一月份,供应链行业的从业者想必都有此感叹。
由于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和美国海事联盟(USMX)于1月9日就新的六年主合同达成了初步协议,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码头工人原定自1月15日起举行的罢工最终并未爆发,集装箱供应链躲过了这场危机。
该协议避免了从缅因州到得克萨斯州的港口再次发生罢工,去年10月初,这些地方已经暴发了为期三天的罢工,引起了严重的供应链中断。随后,双方就薪酬协议达成了一致。
虽然该协议的具体条款仍处于保密状态,有待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普通成员和美国海事联盟(USMX)利益相关者正式批准,但双方表示,新合同建立了一个技术实施框架,同时也维护了协会的现有地位。
跨太平洋运价下跌?
据Xeneta称,由于托运人急于在预期的港口封锁之前将货物运抵美国,自12月14日以来,从远东到美国东海岸的平均即期运价已上涨26%。一些分析师预计,因上述中断得以避免,通往美国的航线即期运价将趋于稳定或下降。
DHL Global Forwarding Asia Pacific首席执行官Niki Frank表示:“原定的罢工最终并未爆发,着实令所有的海运供应链利益相关者感到欣慰。一旦罢工爆发,将导致大量货物滞留于船舶和港口”。
对于12月底和2025年最初几周的亚洲海运市场行情,Frank补充评论道:“在1月底的农历新年假期到来前,亚洲的海运需求强劲。除了预计美国的港口会因罢工而遭到封锁外,一些托运人还对可能出台的新关税制度感到焦虑,因此急于在今年年初运送货物。任何供应链风险的降低对所有利益相关方都有裨益”。
联盟变化
2月初,集装箱航运联盟体系也将迎来重组,例如马士基与MSC之间的2M联盟将迎来终结。MSC将独自运营,而马士基将与赫伯罗特合作推出双子星计划。
DHL Global Forwarding Asia Pacific海运高级副总裁Praveen Gregory表示:“向新的航运联盟过渡并非易事,至少在调整期间是这样”。“双子星计划新推出的轴辐输式运模式旨在到2025年中期实现90%的船期准点率,如果最终得以实现,将成为托运人的上乘之选。
Gregory还表示,DHL正在监测2025年的其他潜在供应链风险,并且将侧重点从单纯追求成本优化转变为建立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弹性,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海运中断情形,同时保持运营效率。
由于气候变化,与天气相关的事件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进一步增加了船期安排和运营的不确定性,此外,监管要求亦是频频生变,从而推高了运营成本。
Gregory表示:“特朗普总统尚未宣布将实施的确切关税,因此很难进行预测和防范,但我们知道,关税上涨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正与客户携手合作促进多元化,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正在帮助远见卓识的客户采用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培养强大的场景规划能力、建立缓冲库存以及建立替代路线选项”。
2025年展望
据DHL《2025年海运市场展望》预测,运价不太可能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这是新的运营现实。此等行情部分是因供应链中断所致,特别是由于红海胡塞武装发动的袭击,海运船舶不得绕道非洲南部,继续抵消了潜在的过剩产能。
Gregory说道,“尽管罢工得以避免,短期内的担忧有所减少,但我们还不太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因为目前的需求和供应相当平衡,产能得到了充分利用”。
该报告还指出,2024年约有200万标准箱的运力因港口拥堵延误而遭到搁置。由于红海危机的持续时间长于预期,海运运力进一步被挤压,但是港口和腹地的基础设施不足仍然是主要瓶颈。
到2027年,预计将有约650万标准箱的运力完成交付,但持续的供应链中断仍将是运价大幅下降的主要障碍。
在需求方面,美国潜在的政策转变带来了中期的不确定性,如果关税上涨,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可能会受到波及。
Frank总结道,“在此背景下,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则需要接受更高的基准成本,以换取更高的可靠性和弹性。继续增强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组织将最有能力在不断变化的海运格局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