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default browser language is set to . Browse this site in another language: Continue color Created with Sketch.

报告和白皮书

阅读物流相关行业报告和专业领域重要的出口指南。

阅读全部内容

Navigating Latest Tariff Developments

Global trade is growing more complex with new U.S. tariffs and global responses. DHL is here to help you navigate the changes.

Explore our solutions
  • Get a sales representative to contact me
  • I agree to the  Terms and Privacy Notice
同样值得阅读的文章

全球贸易风云变幻,供应链重新洗牌

迈入“再全球化”的新时代,经济一体化正逐步扩散至新市场,并通过近岸和多岸外包重塑供应链。
迈入“再全球化”的新时代,经济一体化正逐步扩散至新市场,并通过近岸和多岸外包重塑供应链。
2024 年 6月 12 日 •

2024年2月,国际贸易峰回路转,墨西哥20年来首次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由此看出,近年来,全球贸易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中国是许多跨国公司的主要离岸市场。

四年过去了,近岸和多岸外包等趋势已将贸易流从中国转向了更靠近跨国公司本土市场的其他国家。之所以出现此等转变,是因为企业纷纷致力于增加其供应链的弹性,以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此等局势目前仍在持续给全球经济蒙上阴影。

值得庆幸的是,《世界贸易报告》指出,虽然疫情期间的跨境冲突有所升级,人们担忧全球经济出现广泛衰退,但此等担忧并未成为现实。然而,该报告在2023年9月警告称,随着2022年的贸易限制比2019年增加两倍,经济分化已经初现端倪。

如今,全球正在迈向世贸组织所谓的“重新全球化”阶段,经济一体化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经济体、市场和人民,使全球格局供应链重新洗牌。

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变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如何推动拉丁美洲、亚洲和东欧那些受欢迎的近岸目的地崛起?

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去风险趋势明显

2023年12月发布的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地缘政治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日趋明显。

贸发会议表示,特别是自2022年以来,“友岸外包”趋势更加明显,即许多国家和公司更青睐政治立场一致的贸易伙伴。

Friend-shoring is becoming a trend alongside near-shoring, as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becomes a priority.
随着供应链弹性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友岸外包的发展势头将与近岸外包不相上下。

在这一趋势下,企业愈发青睐墨西哥、印度和越南等与美国关系相对友好的近岸目的地。这是因为,随着中美两大世界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许多企业需要采取措施规避供应链中断的风险。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愈演愈烈,亚太地区友岸外包国家的贸易有所增长。

去风险也是欧洲公司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俄乌战争爆发后,一些公司将其生产活动从这两个国家转移到了周边市场。

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各大企业会优先考虑其价值链的弹性。在中国,许多企业正在从“及时”物流转向“以防万一”模式,即是将生产和库存仓储地点分散到离本土较近的市场。如此一来,即使发生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冲突等意外事件,企业仍然能够获得可靠的供应。

关税加码,干预贸易走向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促使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于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发起广泛制裁,中美贸易战胶着,已有4500亿美元(4110亿欧元)的双边贸易被加收关税,重新全球化步伐加快。

《世界贸易报告》发现,2022年,各国实施的贸易限制约有3000项。这反过来又促使更多公司将业务转移到区域自由贸易区内的市场,如《美墨加协定》和《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市场等。

中国加一政策

近年来,中国曾因新冠零容忍政策进行封锁隔离,导致生产中断,还对外国公司进行所谓的“国家机密”突击检查,并对科技公司频频打压。对一些西方投资者来说,中国作为稳定离岸外包目的地的吸引力也因此有所减弱。

中国的疫后经济复苏有些乏力,国内消费疲软,苹果和特斯拉等在中国拥有主要业务的关键投资者的销售业绩受到损害。

除了这些推动因素之外,由于最近美国和欧盟出台政策鼓励甚至迫使企业在某些战略领域进行生产回流或近岸生产,许多企业纷纷开始加速实施“中国加一”战略。

Many countries are leveraging the China Plus One approach, which encourages diversifying investment into other countries besides China.
“中国加一”战略即是鼓励投资者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多元化投资,目前许多国家正在利用该战略。

美国和欧洲也出台了促进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和半导体国内或近岸生产的税收政策,这些政策正在促使企业更换生产地点以及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进而改变贸易流向。

一些近岸市场备受瞩目

近岸外包已是大势所趋,一些国家的市场早已受益于此。

这些市场地理位置靠近美国或欧盟市场。其作为近岸外包目的地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以下优势:人口年轻且受过良好教育,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政府出台了激励措施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投资。这些优势与中国曾经赖以成为主要离岸外包目的地的优势如出一辙。

拉丁美洲:墨西哥是近岸外包的典范

美泰、特斯拉、通用汽车和霍尼韦尔等美国企业巨头在墨西哥开设新工厂,以借《美墨加协定》的东风。得益于此,墨西哥正迎来近岸外包的热潮

根据在线数据库fDi Markets的数据,将生产转移到离本土较近的美国公司占墨西哥2022年的400亿美元(370亿欧元)外国直接投资的40%。此等趋势延续了下去,2023年,墨西哥有42家新公司设立近岸业务,帮助该国吸引了290亿美元(270亿欧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亚洲:印度和越南深受多方外包青睐

苹果和特斯拉等跨国公司正在进行业务多元化,从中国转向印度等市场,而美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孟加拉国等消费品制造中心则受益于全球服装和时尚公司的近岸或多岸外包进程。据麦肯锡的研究,约70%的前述服装和时尚公司计划实现生产多样化。

越南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拥有强大的基础设施,为其吸引了大量近岸和离岸外包的外国直接投资。2023年,其外国直接投资激增32%,在2023年达到366.1亿美元(340亿欧元)

欧洲:俄乌战争推动近岸外包

根据fDi Markets,2022年至2023年期间,外国公司承诺向中欧、东欧和北非15个近岸外包目的地的制造业项目投资820亿美元(770亿欧元)以上。该机构指出,这个两年数字创历史新高,与2018-2019年新冠疫情前几年相比增长了62%。

继欧洲公司关闭在俄罗斯或乌克兰的业务之后,土耳其已成为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等公司的重要近岸中心。该公司将投资4.3亿美元(4.03亿欧元))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在布尔萨市扩建工厂。

波兰收到的近岸外包投资包括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新工厂,以及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与比利时优美科公司的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建立一个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用阴极活性材料的工厂。

该国收到的近岸或多岸外包投资并非都来自西方投资者。由于欧盟和美国均采取措施阻止其国内企业向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中国企业正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在匈牙利,中国公司比亚迪正在塞格德建设其首家欧洲电动汽车工厂

再全球化和近岸外包势不可挡

随着企业在重新全球化过程中纷纷寻求进一步降低风险,全球生产多元化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在越来越多的公司继续发展近岸外包战略之际,驾驭复杂的供应链对其至关重要。在近岸外包趋势下,拥有强大网络、熟悉贸易和海关法规的物流公司方可脱颖而出。

Logistics companies with a strong global network will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hift in global trade and the rise of nearshoring.
拥有强大全球网络的物流公司将在全球贸易变迁和近岸外包兴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HL整装待发,可随时为企业满足其复杂供应链管理需求提供支持。DHL拥有广阔的全球网络,可以充分利用我们作为领先物流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入库到制造解决方案,助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业务多元化。


相关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