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更多精選文章

電動車正夯! 亞太哪五國已啟動電動車商機?

隨著這些變革的推動,大膽的舉措正在為更清潔、更便捷的交通舖平道路。
隨著這些變革的推動,大膽的舉措正在為更清潔、更便捷的交通舖平道路。
一項空氣質量研究發現,在 2019 年全球 30 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印度佔了 21 個,主因來自於車輛和工業排放廢氣
2020 年 04 月 28 日 •

儘管電動車看似是現代化發明,但早在1900年,美國的馬路上,每3輛車就有1輛是電動車,但因里程受限,再加上汽油車製造成本降低,電動車很快就從市場消失。近一世紀後,電動車快速復甦並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

全球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中的 13 個主要經濟體設定了一個潛在的改變遊戲規則的目標,即在 2030 年以前銷售更多新電動汽車。 IEA 的《2019 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將電動汽車友好型政府政策確定為關鍵的市場增長因素,挪威、英國和法國等國家計劃在未來 20 年內禁止汽油和柴油車輛。

在業務方面,亞馬遜和現代等企業巨頭已經加倍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部署承諾。電動交通在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的 2050 年使命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該目標是到 2050 年將所有與物流相關的排放量減少到淨零。為此,需要更環保的第一英里和最後一英里運送解決方案,例如車隊來自 DHL eCommerce Solutions 的電動摩托車在馬來西亞和越南
根據全球資料庫Statista發表的報告,亞太區的電動車銷售,在全球市場享有最大佔有率及最高成長率。以下將探討領先國家的市場及政治如何成功採用電動車:

中國

全球的載客用電動車,有將近半數在中國繁忙的街道奔馳。另外,中國也是世界最大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的發源地。這頭東亞巨獸自2017年9月開始禁止柴油車輛上路。「這些措施肯定會為我們的汽車產業發展,帶來重大的改變」,當時的中國工業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為了支持國內電動車製造商,中國政府最近宣布,對於新能源車輛的補貼及稅賦優惠將延長至2022年底。

產品多樣性及先進的基礎建設,也對中國的電動車熱潮貢獻良多。從慢速的電動車(主導中國市場的小型2輪電動車)到輕型電動貨車,搭配強大的高速充電網絡,中國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領導地位預期將持續到2030年。

Low-speed electric vehicles found in China transport people and goods through narrow, busy streets.
Low-speed electric vehicles found in China transport people and goods through narrow, busy streets.

日本

日本雖然是全球最暢銷電動車之一Nissan Leaf的生產國,但似乎採取相反的策略,改以生產小車為主,並且限制電動車的最高車速。這種策略不但讓製造商節省電池成本,而且小型的1-2人座汽車更容易在擁擠的都市道路行進,滿足高齡社會對於更多行動工具選擇的需求。這些車輛甚至可能減少與高齡駕駛有關的車禍事故

Japanese automakers unveiled a range of ultra-compact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at the Tokyo Motor Show in late 2019.
Japanese automakers unveiled a range of ultra-compact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at the Tokyo Motor Show in late 2019.

日本物流業領導廠商雅瑪多(YAMATO)也採用相同思維,針對包裹貨運開發小型電動貨車。該公司表示,新車設計將減輕送貨員的體能負擔,目標成立500輛以上的車隊,預估每年可減少3,500公噸的碳排放

雅瑪多總裁暨執行長Toshizo Kurisu也表示,改善工作環境「將為女性及男性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南韓

世界第8大碳排放國家—南韓已經設定目標,在2030年前達到1/3車輛為電動車或氫動力車。為了達到目的,已經有2.2兆韓元(約16.6億歐元)投入此產業部門。「我們已經證明在電動車及氫動力車的技術方面,我們已經達到世界級水準。今年,我們成為世界最大的氫動力車銷售國」,南韓總統文在寅在2019年10月表示「環境友善車輛現在已經成為必須品,不只是選項」,文在寅斷言。

南韓甚至將其獨一無二的強項— K-pop流行文化,變成產業的優勢。南韓男孩團體BTS最近與電動賽車錦標賽「E級方程式」(Formula E)合作,向他們的粉絲軍團宣傳永續能源動力車。

Popular K-pop boy band BTS performing for U.S. fans.
Popular K-pop boy band BTS performing for U.S. fans.

事實查證:電動車是否對環境更友善?

簡單來說,是。今天大部分電子裝置(包括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已經描繪出一個沒有石化燃料的未來。石化燃料在燃燒時,是空氣污染的元兇,同時產生有害健康的微粒。相較之下,電動車較安靜,支持發展永續城市,提供更宜人的都市生活空間。

主張電動車其實可能增加碳排放量的猜疑報導,已經透過研究結果加以反駁,證明電動車幾乎總是對氣候更友善的選擇。極罕見的例外是目前仍以燃煤發電為主的國家。

印度

在南亞地區,印度政府透過積極採取「更快速採用與製造(混合與)電動車」(FAME)計劃,回應解決氣候問題的呼籲。根據一份政府報告,此計劃召集省政府及地方運輸與能源產業,協助印度在2030年實現提高電動汽車、巴士及兩輪與三輪車銷售的目標。

該報告估計,在未來10年提高電動車的市佔率,將可在車輛的使用年限內,減少多達8.46億公噸的碳排放,換算成汽油相當於4.74億公噸。

區域主管機關指出,省政府正在推動產業發展新的電動車方案,改善可取得性及創新的企業模型,例如:鼓勵共乘車輛的使用。

A study of air quality found that India was home to 21 of the world's 30 most polluted cities in 2019, due largely to vehicle and industrial emissions.
一項空氣質量研究發現,在 2019 年全球 30 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印度佔據了 21 個,這主要是由於車輛和工業排放。

澳洲

澳洲雖然起步比較慢,但在2019年急起直追,上半年電動車銷售數字,較2018年同期雙倍成長。在同期間內,澳洲的汽車銷售數字呈現下滑。根據澳洲電動車協會(Electric Vehicle Council),隨著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便利性提高,再加上車型選擇變多,因此推升了銷售成長。軟體新創公司Blinker即將推出幾種方案,希望提高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認識,鼓勵他們嘗試電動車,藉此加速車輛的轉換。澳洲駕駛人很快就能訂購Blinker服務,以更便宜的初期成本試駕電動車。

「此方案提供駕駛人試駕30天,而不是取得車輛的所有權。如果他們喜歡新車,他們可以購買,也可以繼續訂購」,Blinker總經理既共同創辦人Michael Higgins說。「我認為這可以加速換車,讓電動車市場不只是早期採用者市場,讓電動車轉變為主流車輛」,他補充說。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may improve access to EVs and increase penetration rates.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may improve access to EVs and increase penetration rates.

照亮前方道路

推動更快速的轉型,需要各產業聯盟的合作。例如:美國DHL Express已經與IKEA合作組成企業電動車聯盟(Corporate Electric Vehicle Alliance),加速電動車的採用,對抗油價波動等市場風險。其他永續發展選項,像是採用附碳捕捉技術的電子燃料設備,作為過渡期的解決方案。

現在正是國家及企業領導人省思經濟及社會狀況—新冠病毒或近期天然災害重創許多地區—加倍投入永續發展的時候。遭遇全球風險時,採取行動解決環境與社會挑戰,是獲得強大恢復力的關鍵。

在全球方面,13大經濟體在潔淨能源部長會議(Clean Energy Ministerial)為增加2030年電動車的銷售,設定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目標。國際能源署(IEA)發表的2019年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Global EV Outlook 2019)將對電動車友善的政府政策視為關鍵的市場成長因素,像是計劃在未來20年禁止汽油及柴油車輛的挪威、英國及法國等。在這些領導者帶動的改變下,他們大膽的行動將為更環保、更便捷的運輸模式鋪路。

在企業界,亞馬遜(Amazon)及現代汽車(Hyundai)等企業巨擘承諾加倍數十億美元發展電動車。電動車也在德國郵政DHL集團的「2050使命」(Mission 2050)扮演重要角色,亦即在2050年前達到「零碳排」的Go Green目標。為了達成此目標,需要更環保的第一哩及最後一哩貨運解決方案,例如:DHL電子商務解決方案(eCommerce Solutions)針對馬來西亞及越南貨運提出電動摩托車隊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