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相關資訊

大灣區:東方矽谷如何向前邁進?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仍然矢志實行規劃宏圖,並將這片產業區轉型為龐大的商貿及創新中心。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仍然矢志實行規劃宏圖,並將這片產業區轉型為龐大的商貿及創新中心。
2021 年 03 月 03 日 •

中國近年正式開通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接通香港、澳門和珠海。

港珠澳大橋全長36公里,建築成本約1,000億人民幣(即約129億5千萬歐元),耗時超過15年完成,是全球最艱巨的基建工程之一。

這座超大型跨海大橋都體現出中國的規劃方針,旨在將香港、澳門和廣東省九個城市,連成一個巨型的經濟及創新樞紐,並晉身為高科技生產及現代服務產業之集中地。

YouTube uses cookies to keep statistics about which videos a user has watched and a user's preferences for embedded YouTube videos.

緊密互通

要達成大灣區的發展目標,其中關鍵是接通全球貿易網絡。

目前,中國依然是以對內貿易為主的經濟體。DHL第七次發布的全球連通性指數(Global Connectedness Index,GCI)指出,中國在整體連通性排名全球第70位。其跨境流通性指數在與國家結構特質(包括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及地理環境)相比之下得分較低,理論上可以更高。

GCI報告同時列出香港國際貿易夥伴的排名,當中中國內地以57%居首,其次為美國、英國、新加坡和日本。其後則是台灣、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及地區。

DHL全球連通性指數透過超過350萬個數據點追蹤169個國家及地區在2001至2019年間的全球化發展,並就各個國家及地區的國際流動的深度(「深度」)和國際流動的地理分佈(「廣泛度」)進行獨立排名。

由於經濟體的國際連通性深度得分越高,經濟增長越迅速。中國可以藉著加強全球貿易連接,發展更大的經濟潛力。

另一方面,基建亦是中國的重點發展項目。佛山已建成多個交通樞紐,而江門和深圳亦大力投資教育,為大灣區培育所需人才。

香港地位不容忽視
香港是大灣區不可或缺的一員,在GCI報告的整體連通性排名全球第25位,其全球及地區性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

而連通性深度指數則分析個別地區相對於其國內經濟規模的國際流動,香港在這方面則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擁有第二高的跨境流通性,其次為比利時、荷蘭及愛沙尼亞。

香港除在全球和地區整體表現名列前茅,營商便利程度亦排名第三,而其結構和政策因素,均有助推動本港的連通性深度。

DHL Express香港及澳門高級副總裁暨董事總經理吳志忠表示:「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220個目的地,是大灣區最國際化、連繫最廣、最緊密的城市。大灣區幅員遼闊,人才眾多,香港可以借助大灣區發展經濟,而大灣區其他城市則可以善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國際大都會的地位。兩地合作對雙方均有裨益,從而實現『比較優勢』這項經濟學的基本原則。」

難題尚待解決
要建立一個總共有七千萬人口的灣區,殊不容易。首要條件是要確保人才、資金和資訊的流動性。

但大灣區離成為經濟重鎮仍然有一段距離,特別是該區的「軟性條件」仍然不足,交通法規,以至稅制及法規等制度不一。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一個論壇上表示:「無論是法規、程序還是軟實力上,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吳志忠解釋:「大灣區雖然沒有歐盟當初成立時統一貨幣的難題,但我們同樣要面對連接兩制和三地海關的挑戰。而且,人才、資本和資訊流動仍未發展成熟。」

至於空域管制,又是另一大挑戰。大灣區內有五個機場,各自相隔少於一小時航程,造成區內空域繁忙擁擠。

但去年七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宣布協助大灣區建成世界級機場群,推動民航產業互動發展。
因此,不少人相信這些問題有望解決,並對大灣區的前景感到樂觀。儘管新冠疫情肆虐,但廣東省去年的出口總額仍然錄得輕微增長。同時,電子商貿在疫情期間發展蓬勃,也是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吳志忠補充:「電子商貿以往四至六年才能達到的增長率,現在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短短一年就已有相同升幅。這股電商升勢,配合大灣區龐大規劃的政策和措施,有助拓闊灣區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進程。」

增加投資
數碼化、自動化和雲端運算產業均獲政府和私人企業注入龐大資金,在大灣區城市東莞、深圳和澳門尤其明顯。

至於香港,為了鞏固其亞洲物流中心的地位,香港國際機場耗資180億美元(即約148億歐元),開展三跑道系統項目建設工程,預計 2024 年啟用。

吳志忠指:「我們斥資3億7千7百萬歐元,擴建香港的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擴建後,樞紐中心佔地將增至47,000 平方米,並預計於2022年投入服務,助我們抓緊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2024年落成後的機遇,爭取更多運力及升降時段。我們已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