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default browser language is set to . Browse this site in another language: Continue color Created with Sketch.

Reports and Whitepaper

Read logistics-related industry reports, & sector-specific important-export guides here.

View all resources
  • Get a sales representative to contact me
  • I agree to the  Terms and Privacy Notice
同样值得阅读的文章

“中国+X”战略对供应链弹性的重要作用

在局势波动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中国+X”战略,将生产基地分散布局到更多地区,以降低经营风险。
在局势波动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中国+X”战略,将生产基地分散布局到更多地区,以降低经营风险。
2025 年 2月 28 日 •

全球供应链格局如今变幻莫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海盗和极端天气事件等风险因素动荡不定,使供应链成本和不稳定性迅速增长。

对此,亚太地区的制造企业早已司空见惯。许多亚太制造企业已经实施了“中国+1”多岸外包战略,将生产基地分散到中国以外的另一个国家,以降低不可预见事件的风险。新冠疫情便属于此类事件,这场疫情使中国自2020年1月起陷入长达三年的封锁。受此影响,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000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200亿美元。

然而,事实证明,“中国+1”战略已不足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比如新一届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实施的关税变动政策。为此,许多企业纷纷开始采纳全新的“中国+X”战略,将业务分散布局到中国以外的多个国家,以增强供应链的弹性。

正如DHL的新白皮书《“中国+X”战略:全新的全球供应链格局》所述,要实施该战略,则必须制定全面的尽职调查流程,确定生产基地是否合适。该流程应围绕五个决定因素:运输、成本、国家基础设施、人员和监管环境。

建立灵活的运输体系以应对价格波动

制造企业在探索“中国+X”战略以降低风险敞口时,应首先评估备选新生产基地现有及未来的运输能力和成本。选定合适的新生产基地后,企业可灵活调整各生产基地的产能布局,有效保护其运营活动免受不同运输路线波动的影响。

构建灵活的运输体系对企业至关重要。贸易路线变动极易受政治与经济因素影响,因此不可预见的变化可能会延长交货时间,影响营收。德勤研究表明,在12到18个月内,运输延误对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影响最为显著。

例如,受红海胡塞武装袭击事件的影响,相关货轮的交货时间平均延长了10天,并且被迫从往常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绕行好望角。

随着消费需求和运力供应的起伏,运价也随之波动。港口拥堵停运、地缘政治事件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运价波动。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40英尺集装箱的运输成本曾低至1342美元,而到2024年7月,飙升至近59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Having the flexibility to choose between transport modes is essential to keep fluctuating prices in check.
灵活选择运输方式对于控制运价波动至关重要。

对企业而言,依托诸如DHL全球货运等物流公司提供的全球物流网络,灵活运用海运空运或组合方案,对于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降低风险至关重要。DHL全球货运亚太区首席执行官Niki Frank表示,“DHL凭借全球物流网络和本地化运营经验,助力企业成功实现这一转型。我们拥有全方位的物流和运输解决方案组合,可为客户提供实施“+X”战略基础支持,使其聚焦长期稳定发展”。

考量多元化布局的长期成本效益

实施“中国+X”战略的制造企业还需通盘考量原材料采购、零部件供应和供应商可用性等可能增多的成本。德勤的一项调研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成本问题是限制其采用“+X”战略的主要因素。

然而,成本核算并非简单的公式权衡。生产基地多元化无疑会推高企业的账面显性成本,但可以有效应对贸易冲突等重大事件带来的高昂损失。

在此背景下,相较于生产布局单一的企业,实施“中国+X”战略的企业或将实现更低的的长期净成本。前者由于缺乏跨区域配置资源的能力,在遭遇新关税政策时可能更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

评估目标国家基础设施升级的影响

一国的数字基建和实体基建水平,是判断其能否纳入“中国+X”战略实施范围的关键因素。

With this in mind, several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re already flagging significant infrastructure upgrades to attract more manufacturers.
有鉴于此,部分东南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重大基础设施升级计划,以吸引更多制造企业投资。

以越南为例,DHL《“中国+X”战略白皮书》指出,越南政府于2021年开始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到2030年,该国将投入430亿到630亿美元,着力提升公路运输、空运、海运和内陆运输建设。得益于此,2023年11月越南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0.2%,总额达到近210亿美元。

基础设施的升级将有利于“中国+X”战略的实施。制造企业可借此通过生产基地的多元化降低风险敞口,同时维持或改善使用高质量基础设施。

利用技能培训培养年轻劳动力

制造企业实施“中国+X”战略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可借助新兴国家市场的年轻劳动力参与现代技能培训获得生产力效益。未来数十年内,中国60岁以上公民的比例将大幅上升,预计2060年将突破总人口的40%。

因此,这一人口结构变化使能够参与“中国+X”战略的国家备受关注。以印度为例,该国着力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夯实其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的地位。Lam Research Corporation等科技企业承诺10年内为印度培养6万名印度纳米技术工程师。

除此之外,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还公布了一项印度半导体计划(ISM),投资金额高达100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度劳动力市场潜力巨大。

审视监管环境对财务激励计划的影响

最后,“中国+X”战略成功实施,也取决于海外新生产基地的税收制度、海关政策、关税体系和贸易协定。一个区域提供的税收减免和企业税率下调等财务激励措施,可以抵御其他地区的不利因素,有效减少新业务的净支出。

以越南为例,该国签署了包括2019年签署的《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越南投资保护协定》等多项重要协议,以创造新的商机。这些协定旨在消除99%的关税壁垒,破除监管阻碍及行政冗余。在“中国+X”战略下,制造商可借助此类激励计划,在分散生产基地的同时降低风险。

“中国+X”是长期战略布局

在“中国+X”战略推动下,有意冗余成为供应链弹性的新支柱。Frank指出,“未来全球供应链在于打造灵活、可持续且多样化的弹性结构”。

企业在多个国家分散布局生产基地时,可通过部分或完整地复制生产流程和设施,进行灵活切换,减少供应中断的影响。应对灾难性事件的决策选项越多,企业长期蓬勃发展的机会越大。

DHL拥有深厚的市场了解和物流网络,可为实施“中国+X”战略的企业提供广泛的支持,避免企业成本暴增。DHL 全球货运推出的多式联运快递(MMEX),组合了空运海运两种运输方式,可减少从中国和越南到美国、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货物的运输时间、降低碳排放量、控制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企业发现竞争对手实现风险分散和运营灵活性提升后获利颇丰后,“中国+X”战略可能会成为新行业常态。然而,新生产基地的选址应当审慎评估。


相关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