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新闻铺天盖地
3月初的集装箱运输行情用“祸不单行”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尤其是那些活跃在美国市场的集装箱运输。
仅在3月的第一周,特朗普政府就对美国的三个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追加了一系列关税,但几天后就撤回或推迟了其中大部分追加的关税。尽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坚称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追加的大部分关税将从4月2日起实施,但具体实施情况似乎仍取决于美国与这两国之间的谈判结果。
这种不确定性正给北美高度一体化供应链网络造成困扰。通过加拿大和墨西哥门户抵达美国的海外进口商品也受到波及。
与此同时,中国和加拿大也对美国出口商品追加了关税。4月2日也是特朗普推出的“互惠关税”政策的生效日期。这项政策会对当前的全球局势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明朗,但潜在威胁在于,特朗普政府表示新的关税将根据具体国家和具体行业进行征收,反映“他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此外,通过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来改变“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规则,美国这一激进计划似乎尚需时日才能实施。2月初宣布的规则变动很快遭到搁置,因为美国显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系统来管理这个新制度。这导致了数百万包裹滞留。
政府责令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等机构在4月初之前提供解决方案,但目前大多数分析师预计,新制度离准备就绪尚需数月之久。
关税局势令人捉摸不定,引发全球供应链的广泛担忧,投资者信心受挫,股市也进入调整期。
DHL全球货运亚太区首席执行官Niki Frank表示,“政策瞬息万变,亚太等地区的物流规划备受挑战,运输企业不得不随时修改其预测数据和路线策略”。“我们发现,客户纷纷开始采用更加灵活,配备多种应急方案的供应链模式。我们亦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应对这种变幻莫测的局势”。
航运与政治
从最近多项大型交易来看,航运与政治日益交织的性质也显而易见。特朗普总统一再批评巴拿马允许中国企业在巴拿马运河周围自由投资。迫于压力,该国于2月退出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长江和记黄埔将其在和记港口控股持有的80%股份出售给了由地中海航运公司(MSC)的港口运营商Terminal Investment Ltd(TiL)和对冲基金巨头贝莱德组成的财团。这笔交易的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被华盛顿视为又一场政治胜利。该交易涵盖了和记黄埔在中国以外的43个港口,这些港口分布在23个国家。
至关重要的是,这笔交易还包括出售和记港口控股所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的90%股权。该公司负责运营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笔交易使地中海航运公司一夜跻身全球最大的码头运营商,被许多航运业内人士视为该公司的一大壮举。据货运买家俱乐部报道,地中海航运公司目前控制着全球各地的主要枢纽港口,有充分的机会优化运营。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它在寻求单打独斗的同时,还可与竞争对手联盟开展竞争。
法国航运公司达飞海运集团的投资决策,是特朗普政府加强对美国航运的控制和重建航运业举措的一个显著胜利。3月第一周,该集团首席执行官Rodolphe Saadé在白宫会见特朗普总统。随后该集团便承诺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200亿美元(185亿欧元),用于建设物流,包括将悬挂美国国旗的集装箱船队规模扩大两倍,并升级集团在美国的港口设施。
交通拥堵令人担忧,但预计需求将出现增长
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即期运价已经下跌,前景充其量是动荡不定。不过,据DHL《3月海运市场最新动态》预测,2025年,需求仍将增长。这表明,从2024年到2028年,全球长期集装箱贸易预计每年平均增长3.6%。
由于没有迹象表明苏伊士运河将恢复常规集装箱运输业务,全球航运的主要瓶颈仍然是港口拥堵。目前,欧洲和中国主要港口的船舶滞留,占用了约265万标准箱的运力,相当于略超全球港口集装箱总运力的8%。
《3月海运市场最新动态》警告称,欧洲港口拥堵情况恶化,运力紧张,可能会扰乱未来两个月返回亚洲的船期,从而减少4月的运力。
DHL全球货运亚太区海运副总裁Praveen Gregory表示,“虽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叠加影响了航运规划,但港口拥堵仍然是运营层面的主要瓶颈”。“我们目前的重点是帮助客户克服这些瓶颈,并提前做好规划,以应对2025年面临的各种供应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