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各行各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蓝色经济也逐渐成为海运行业的指导原则。蓝色经济可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生计和海洋健康状况。
散杂货运输是蓝色经济和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大型非集装箱货物的运输,如重型机械、建筑材料和超大设备。对于依赖这些大型货物的行业而言,散杂货运输方式至关重要。此外,其在促进可持续海运增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运输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大型部件,以及其他对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至关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货物而言,散杂货运输亦必不可少。这些超大货物往往完全依赖散杂货船运输,此运输方式助力该行业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推动者。
环保技术铺平道路
散杂货运输历来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放的过程。为促进可持续海运增长,采用环保技术便是散杂货运输的最重要举措之一。环保技术创新可以减少航运对环境的影响,并将该行业满足经济增长和海洋保护需求的发展路径突显出来。例如,散杂货运输船队正迅速将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纳入其中。液化天然气比传统船用燃料清洁得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几乎无硫排放。这一转变有助于航运公司遵守严格的国际法规,例如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限硫令,该法规规定船用燃料中的允许硫含量降至0.5%。使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升级,还意味着,散杂货运输与蓝色经济减少海运业碳足迹的目标一致。
除了船舶推进外,开展散杂货运输业务的港口和码头还投资配备电动起重机和混合动力设备,以减少货物装卸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除了工业可持续发展资质外,提升能源效率也将从长远角度降低运营成本。
废物管理: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蓝色经济非常注重最大程度降低工业废物产生的环境影响,因为这些废物会严重损害海洋生态系统。散杂货运输涉及处理通常形状不规则的大型货物,此过程会产生大量包装废物,例如垫料和货物系固材料。
散杂货运输行业已开始优化废物管理实践,以适应可持续的海运增长。例如,一些航运公司正在试验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的垫料。此外,许多港口都制定了回收计划,以管理散杂货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可持续发展举措而闻名的鹿特丹港实施了一项全面回收计划。该计划旨在重复使用或适当回收包装材料,从而大大减少散杂货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采用这些减少废物的措施,散杂货运输公司为减少海洋污染和保护海洋生物的蓝色经济目标做出了贡献。减少和回收利用废物不仅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也为节约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创造了机会,对该行业而言可谓一举两得。
探索更清洁的水域
排放控制也是散杂货运输推动可持续海运增长的一大法宝。包括散杂货运输船舶在内的海上运输工具是全球排放(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重大来源。国际海事组织2020限硫令等国际法规的出台推动航运公司在排放控制方法上进行创新。
散杂货运营商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减少排放。除了采用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外,还在实施慢速航行等运营策略。慢速航行旨在通过降低船速来降低燃料消耗并减少排放,这将有助保护环境并节省燃料成本。
此外,采用先进过滤系统(如闭环洗涤器)也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排放有害颗粒物。在船舶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这些系统会对其进行净化,确保散杂货船舶的运营符合全球监管机构规定的环境限制。可此可见,该行业正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遵守国际标准,这将有助于营造更清洁的海洋环境。
在全球日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和投资环保技术、减少废物和控制排放不仅有利于全球环境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利于保障该行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散杂货运输不仅可促进全球贸易,还可积极参与为子孙后代建设更可持续、更繁荣的海运业。